工业机器人发展对国产品牌的影响——发那科机器人
目前,无论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是国内市场,共同发展保持状态快速增长。数据显示,2013至16年,全球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%以上,而中国市场的增长**于全球平均水平,并连续三年有所加快。
然而,与此同时,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问题。近日,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7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市场份额下降6个百分点,结束了5年高速增长期,首次出现下滑。
政府在通过目标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,它要求到2020年,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目标有望达到1000万台,目前在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大幅下滑,让实现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困难。
不少专家认为,眼前的长期增长,一方面是因为国外品牌产能短缺,给了国内品牌替代空间,另一方面是国内品牌机器人采用渠道压货的销售模式,有点吃进里面的意味。虽然国产品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暂时的增长,但只要外资品牌的产能恢复或扩大,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自然会下降,营销模式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自2018年,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,美国是对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征收关税和技术封锁,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逐渐下降,相关的技术交流也被切断,在发展的情况下,国内工业机器人到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
在国产品牌份额的下降释放的信号,如果国内企业仍只停留在工业终端,*终将成为国外品牌代工,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就会失去未来!因此,人才培养,科技攻关,国产品牌的崛起,进入中高端,成为**的出路。
目前,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被四大家族所占据,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差距仍然很大,技术含量低,利润微薄,高端产业低端移民现象严重。 然而,由于技术约束和巨大的投资,国内许多企业不愿或不能从事基础研发工作,使得产业发展现状难以根本改变。